首頁  /  查詢服務
?

廣西《關于推進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解讀

來源:廣西日報 時間:2018-06-05 13:57

【 字體:【 打印本頁 】

2017年底,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印發了《關于推進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對全區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改革作了全面部署?!秾嵤┮庖姟穲猿忠粤暯叫聲r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黨中央和國務院關于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重要決策部署,總結我區應對嚴重自然災害的成功實踐,充分借鑒全國減輕災害風險管理先進經驗,順應我區災害發展趨勢,適應防災減災救災工作形勢,明確新時期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新定位、新理念和新要求,對體制機制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舉措,是指導我區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改革的規范性、綱領性文件。

 

《實施意見》突出我區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改革的總體要求?!秾嵤┮庖姟诽岢?,推進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改革,要牢固樹立災害風險管理和綜合減災理念,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堅持常態減災和非常態救災相統一,努力實現從注重災后救助向注重災前預防轉變,從應對單一災種向綜合減災轉變,從減少災害損失向減輕災害風險轉變。明確提出,要堅持以人為本,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堅持綜合減災、統籌抵御各種自然災害;堅持分級負責、屬地管理為主;堅持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力量和市場機制廣泛參與,為推進體制機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實施意見》強調健全統籌協調的防災減災救災體制?!秾嵤┮庖姟窂娬{要統籌災害管理和綜合減災。加強自治區、市、縣三級減災委員會對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統籌指導和綜合協調,強化提升各級減災委員會辦公室的組織推動能力建設。要牢固樹立災害風險管理理念,轉變重救災輕減災思想,提升災害高風險區、地震高烈度區域內學校、醫院、居民住房、基礎設施、生命線工程及文物保護單位的設防水平和承災能力。充分利用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改造和提升成應急避難場所。將防災減災納入國民教育計劃,加強社區層面減災資源和力量統籌,建立社區綜合減災新模式,全面推進社區減災準備認證工作,增強城鄉社區綜合減災工作水平。

 

《實施意見》強調健全屬地管理的防災減災救災體制?!秾嵤┮庖姟窂娬{要強化地方應急救災主體責任,健全災后恢復重建工作制度,完善軍地協調聯動制度。對達到自治區啟動響應等級的自然災害,由自治區黨委、政府統一領導,自治區減災委、相關災害專業指揮機構和相關部門發揮統籌指導和支持作用,相關市、縣黨委和政府發揮主體作用,承擔主體責任。自治區、市、縣三級政府要建立健全統一的防災減災救災領導機構,統籌防災減災救災各項工作。地方黨委和政府根據自然災害應急預案,統一指揮應急處置工作。對我區達到國家啟動響應等級的自然災害,災后恢復重建工作堅持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承擔主體責任,相關市、縣黨委和政府具體負責,災區群眾廣泛參與的新機制。建立各級黨委和政府請求軍隊和武警部隊參與搶險救災的工作制度。

 

《實施意見》強調完善社會力量和市場參與機制?!秾嵤┮庖姟窂娬{要健全社會力量參與機制和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要搭建社會力量參與的統籌協調、信息對接、供需匹配、培訓教育和監督管理“五大平臺”,建立協調有序的工作機制。鼓勵支持社會力量全方位參與常態減災、應急救援、過渡安置和恢復重建等工作,構建多方參與的社會化防災減災救災格局。強化保險等市場機制在風險防范、損失補償、恢復重建等方面的積極作用。結合我區災害風險特點,探索適應我區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巨災風險保障模式,推動巨災風險的預防和化解。

 

《實施意見》強調全面提升綜合減災能力?!秾嵤┮庖姟窂娬{要強化災害風險防范,完善信息共享機制,提升救災物資和裝備統籌保障能力,提高科技支撐水平,參與國內國際交流合作?!秾嵤┮庖姟诽岢?,要完善分工合理、職責清晰的自然災害監測預報預警體系,提高自然災害立體監測和早期識別能力。充分利用廣西預警信息發布平臺和各類社會資源、傳播載體等,進一步完善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網絡。加快廣西自然災害減災救災應急指揮系統建設,加強自治區減災委員會成員單位之間的業務協同和互聯互通。切實加強基層災害信息員隊伍建設,完善災害信息員經費保障和培訓體系。健全重特大自然災害信息發布和輿情應對機制,確保公眾知情權。健全救災物資儲備體系,提高物資調配效率和資源統籌利用水平。建立科技支撐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政策措施和長效機制,自治區、市、縣三級減災委員會建立健全專家咨詢機制,搭建防災減災救災技術平臺,加強基礎理論研究和關鍵技術研發。依托中國-東盟博覽會等平臺,積極宣傳我區在防災減災救災領域的寶貴經驗和先進做法,創新參與國際交流合作的工作思路和模式。


?。?/span>轉載自:廣西應急網  責任編輯:左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