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楚雄州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
來源: 云南楚雄網 時間:2017-10-04 16:01
近日,州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了《楚雄州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楚政辦通〔2017〕51號),為更好地理解政策相關內容,進一步規范和完善楚雄州自然災害救助工作及應急響應程序,現就政策的出臺背景和主要內容解讀如下。
一、 修改背景
為更好地適應和應對自然災害和救災工作的新形勢、新變化,進一步完善響應啟動條件,優化應對程序和措施,保障自然災害救助工作規范有序、科學高效開展,州減災委結合近五年抗災救災工作實際,參照《云南省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于2016年11月4日形成修訂初稿,發往各縣市減災委、州減災委各成員單位征求意見;2016年11月23日,州減災委辦公室召開專家會商會,研究會商了楚雄州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修訂情況和專家委員會調整情況;2017年6月16日,十二屆州人民政府第6次常務會議審定了《預案(送審稿)》,并于2017年7月26日印發實施。
二、 預案修訂的主要內容
一是進一步完善應急響應啟動條件。針對近年來楚雄州災情形勢呈現的新變化,新版《預案》對州級層面三個響應等級的核心指標(包括因災死亡人口、倒塌或嚴重損壞房屋數量、緊急轉移安置人數或需緊急生活救助人口等)做了相應調整和完善,以便更符合當前救災工作實際,提高《預案》可操作性,確保與省級預案有序銜接。
二是進一步規范應急響應程序及措施。新版《預案》對應急響應啟動程序進行了優化和完善,進一步明確州減災委各有關成員單位在災害救助工作中的具體職責,對災情報告、災情發布、災害損失評估、信息共享、社會動員等內容進行了充實和完善。
三是調整充實了州減災委成員單位。新版《預案》增加了州公安局常務副局長、州水務局局長為州減災委副主任,新增州政府辦公室、州政府新聞辦、州食品藥品監管局、州質量技術監督局、州旅游發展委員會、州供銷社、中國人民財產保險公司楚雄州分公司、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楚雄分公司、誠泰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楚雄中心支公司、中國聯通楚雄分公司、州森林防火指揮部、州防汛抗旱指揮部12家單位為州減災委成員單位。
四是建立專家庫。在州減災委專家委員會的基礎上,建立由具有專業技術職稱人員組成的專家庫,在州減災委統一領導下開展工作,負責對全州減災救災工作重大決策、重要規劃提供政策咨詢和技術支持,適時進行災情評估、會商,對全州重大減災救災項目進行論證、評審和評估,開展工作調研,為全州減災救災工作建言獻策。
五是對預案中有關文字表述進行調整。根據行文習慣和《自然災害情況統計制度》有關規定,對原《預案》中有關文字和專業術語進行修改和完善,如將“災民”修改為“受災群眾”、“冰雹”修改為“風雹”等。
三、 預案實施中需關注的有關事項
新版《預案》頒布實施后,各縣市、州級有關部門應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組織開展貫徹學習和專題培訓。通過編發培訓材料、舉辦培訓班、開展工作研討等方式,對與《預案》實施密切相關的管理人員組織開展專題培訓;充分利用互聯網、廣播、電視、報刊以及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做好《預案》的宣傳普及工作。
二是及時修訂各級相關預案。各縣市要結合本地災情特點和救災工作實際需求,盡快啟動縣級預案修訂工作,做好調研論證,抓緊推進,切實提高預案的針對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確保與州級預案有序銜接,避免出現州級預案啟動后縣市級預案還無法啟動的情況;同時,認真指導各鄉鎮抓緊做好本級相關預案修訂工作。
三是適時組織開展預案演練活動。各縣市、州級各有關部門要結合救災工作實際,針對潛在災害風險和區域災害特點,因地制宜,組織開展各級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演練活動。
四是規范有序啟動各級應急預案。自然災害發生后,各縣市要客觀、準確、科學評估災情,按照本級預案規定啟動程序和條件,及時啟動相應等級應急響應,遵循“分級負責、相互協同”原則,切實落實災害救助主體責任,強化區域協作和部門聯動,支持引導社會力量有序參與,統籌做好災害救助各環節工作,切實保障好受災群眾基本生活。
(責任編輯:薛旭霞)
- 深入貫徹實施修訂后的突發事件應對法 全面提高應急管理的法治化、規范化水平 07-29
- 《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管理辦法》解讀 04-01
- 《重特大自然災害調查評估暫行辦法》解讀 09-28
- 應急管理部指導河北省開展受災群眾救助補償政策解讀 08-21
- 《因災倒塌、損壞住房恢復重建救助工作規范》解讀 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