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中國減災杯”(2019) 減災救災攝影大賽征稿啟事
來源:國家減災中心 時間:2019-05-12 08:00
第五屆“中國減災杯”減災救災攝影
大賽征稿啟事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宣傳防災減災救災有關工作進展成效,展現新時代防災減災救災領域的新成就,進一步強化社會公眾防災減災意識,營造全民參與防災減災的良好氛圍,在今年5月12日第十一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來臨之際,由應急管理部國家減災中心主辦的防災減災科普宣傳教育活動─第五屆“中國減災杯”(2019)減災救災攝影大賽正式啟動,現面向社會公眾公開征集優秀攝影作品,具體如下。
一、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國家減災中心
承辦單位:《中國減災》雜志社、光明網
二、時間安排
(一)征集時間:2019年5月12日-2019年9月27日
(二)評選時間:2019年9月28日-2019年10月12日
(三)結果公布:2019年10月13日(國際減災日)
三、征集內容
活動面向社會公眾征集以“防災、減災、救災”為主題的攝影作品,重點征集以展現減災活動、減災工程和洪澇、臺風、地震、森林火災、生物災害、生態環境災害、火災、燃氣泄漏等各類災害和安全生產相關的救災場景,包括救援救助、恢復重建、減災活動、科普宣傳教育活動等場景。
四、作品要求
征集作品須是近一年以來各類自然災害和安全生產相關防災減災救災為題材的攝影圖片。內容健康向上、傳遞正能量,歌頌生命、歌頌人文關懷,贊美基層一線工作人員,彰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個人投稿張數不超過5張,謝絕組照。數碼圖片上傳格式為JPG或JPEG文件,照片長邊不小于1000像素。參與過往屆攝影大賽的作品不得重復參賽,不予參評。
建議提供原始拍攝圖片,如確需后期處理,僅可作亮度、對比度、色彩飽和度的適度調整及構圖剪裁,利用電腦合成、大幅度改變色彩等技術處理的圖片不予參評。
參賽者應保證自己是參賽作品的著作權人,如果參賽作品發生包括但不限于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剽竊等在內的法律糾紛,其責任由參賽者自己承擔,與大賽組織機構單位無關。
五、投稿方式
參賽作品投稿入口分為系統組、公眾組兩個部分。系統組上傳入口(http://www.nndims.com)、公眾組上傳入口(http://www.carfloormat.com.cn/tscl/11665.jhtml;http://pic.gmw.cn/newpage/jsp/login.jsp)。
上傳作品時必須注明以下信息:
1. 作者姓名(填寫身份證上的真實姓名,藝名無效)
2. 圖說(圖片名稱、拍攝時間及簡要說明)
3. 聯系電話
如以上信息填寫不全或因信息錯誤導致無法聯系,該作品視為無效,取消評獎資格。
六、獎項設置
(一)集體獎
從全國省、地市、縣級應急管理單位中遴選。設立獎項25個,其中,省級報災單位5個、地市級報災單位8個、縣級報災單位12個。
(二)個人獎
共設立76名個人獎項,頒發證書和獎金。
一等獎,6名,獎金1000元/名;
二等獎,10名,獎金800元/名;
三等獎,20名,獎金500元/名;
紀念獎,40名,獎金200元/名。
(獎金為稅前金額,主辦方將為各獎項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七、評選辦法
本次活動評選將本著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
(一)集體獎評選
活動主辦方將組建評審組對集體獎項參選單位的組織報送工作進行綜合評估。
主要依據各省、地(市)、縣推廣利用移動報災APP應用軟件上傳參賽作品的數量、質量,參考各地移動報災APP應用軟件的用戶總量。
(二)個人獎評選
主辦方將組建評審組以作品瞬間震撼力、感染力、視角獨特性以及畫面色彩、構圖為評選主要依據,通過初選、公眾投票、專家評審三個環節確定最終評選結果,最終評選結果向社會公布,接受監督。
八、補充說明
大賽主辦方、承辦方有權將參賽作品用于國家減災中心官網、《中國減災》雜志、“中國減災”微信平臺、光明網、光明網微信、微博以及本大賽所有宣傳、展覽、網絡傳播等合作媒體平臺,且不再支付報酬。參賽者一旦提交作品,即視為同意并遵守大賽的各項規則、評選程序和方法。
本次活動最終解釋權歸大賽主辦方、承辦方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