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減災中心“揭榜掛帥”擂臺賽戰鼓再響 ——96支高校團隊同臺競技,77份創新答卷已“交卷”
來源: 時間:2025-09-05 14:04
2025年度中國青年科技創新“揭榜掛帥”擂臺賽自5月啟動以來,國家減災中心首次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賽題發榜單位,面向全國高校廣發“英雄帖”。截至8月15日,共有96所高校團隊報名參賽,其中77支團隊已線上完成作品提交,標志著大賽正式轉入集中評審階段。
國家減災中心首任擂臺賽發榜單位
在本次大賽中,國家減災中心首次牽頭編制《多模態應急減災智能體創新解決方案》榜題方案,鼓勵參賽團隊整合“空-天-地-人-網”等多源數據,利用大模型技術構建覆蓋災前預警、災中響應、災后評估與恢復的全流程智能系統,解決現有模型單模態、單任務、通用性與時效性不足的問題,并在不確定災害場景下提升泛化能力與場景覆蓋度。
參賽隊伍中“雙一流”高校占比超七成
自榜單發布以來,共有96支高校團隊完成作品申報并通過題目初審,覆蓋全國18個?。▍^、市)。其中,“雙一流”建設高校團隊50支,占比52%,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傳統優勢高校悉數在列;其中跨院系團隊85支、跨學校團隊70支,充分展現了多學科融合、校際協同創新的活躍氛圍,為賽事注入創新動能。
作品體現全域災種和全鏈數智相融合
已提交的77份作品中,方案覆蓋地震、滑坡、洪澇、臺風、森林火災、城市內澇、地下空間災害、電網與交通網絡故障等全域災種。以“空-天-地-人-網”多源數據融合為底座,普遍采用衛星/無人機遙感、InSAR、激光雷達、物聯網傳感器、北斗定位與社會媒體大數據,通過多模態大模型、深度強化學習、聯邦學習、數字孿生、云邊協同與知識圖譜技術,實現災前風險預警、災中實時態勢感知與救援決策、災后損失評估與恢復重建的全周期閉環,顯著提升模型泛化能力與響應效率。
高標準評審推動成果落地
按照大賽組委會統一部署,將于9月上旬對77份作品集開展線上評審。評審堅持“實戰為先”,從方案的可行性、創新性、科學性、先進性與實用性等方面進行審核,遴選出特等獎與一、二、三等獎各 5 個。榮獲特等獎的5支團隊將進入“擂主”總決賽,爭奪最終的“擂主”之位。獲得“擂主”的團隊將得到相關領域的專業指導,持續完善技術創新、學術成果與知識產權成果,并有機會在國家級平臺開展落地驗證,推動“賽場創新”轉化為“實戰利器”。
本次擂臺賽由共青團中央牽頭,聯合中國科協、教育部、中國社會科學院、全國學聯共同主辦。作為賽題發榜單位,國家減災中心誠摯期待更多高校院所、創新團隊持續關注大賽動態,讓最前沿的信息技術在國家防災減災救災大舞臺上綻放光彩,共同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 應急管理部干部培訓學院一行來訪國家減災中心 09-07
- 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向國家減災中心發來感謝信 09-05
- 國家減災中心吳瑋研究員受邀參加九三閱兵觀禮 09-05
- 應急管理部黨委巡視組向國家減災中心黨委反饋巡視情況 09-05
- 國家減災中心“揭榜掛帥”擂臺賽戰鼓再響 ——96支高校團隊同臺競技,77份創新答卷已“交卷”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