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振華:推動應急管理智庫建設向更高水平邁進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時間:2020-12-04 10:06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在“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中提出,“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體制機制不斷健全,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能力顯著增強”。全方位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多維度提升應急處置能力,應急管理智庫發揮著至關重要的“外腦”作用。應急管理智庫既可以為黨委政府提供強有力的應急思想支撐和應急策略支持,是黨委政府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思想庫”“智囊團”;也可以為應急產業發展升級找準方向和關鍵突破口,是應急產業鏈優化的“定位器”“導航儀”;又可以為人民群眾宣傳準確有益的應急法律政策和應急救助知識,是人民群眾提高應急認識的“講解員”“啟蒙師”。要以構建“多層級互動、多主體參與、多鏈條發力”協同共享格局為目標,高質量、高水平、高標準推動應急管理智庫建設,為實現新時代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提供有深度、有精度、有力度的思想武器和行動指南。
營造開放共創生態,匯聚高質量發展動能。應急管理智庫要立足習近平總書記對應急管理的戰略謀劃和系統布局,營造開放共創生態,將應急管理研究領域資源力量聚合起來,推動研究視角立體化、組織結構多元化、思想產品鏈條化。一是瞄準靶向,優化布局。應急管理智庫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應急管理的重要論述為根本遵循,重點圍繞災害風險管理、應急體制機制建設、應急法制建設、應急能力建設、應急資源保障、應急教育培訓、應急科技支撐等方向構建多點位、立體式科研攻關體系,開展可持續性、創新性、儲備性定向研究。二是整合資源,凝聚力量。應急管理智庫要搭建好開放式研究平臺,吸納黨政軍系統、高??蒲邢到y、媒體系統、民營社會系統等研究主體積極參與,集聚智力聯合攻關,將分散的“金點子” 集聚成多維度“智慧庫”。三是延伸研究鏈,完善科研生態。應急管理智庫既要在應急思想理論上加強對前沿問題的深入細致研究,為健全國家應急管理體系提供理論底氣和靈魂;又要在應急實踐上加強對當前應急管理領域的社會熱點難點、重大現實問題進行客觀系統研究,為黨委政府提供行之有效的“錦囊妙計”;還要在應急產業上推動應急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深度融合,為實現應急產業協同發展出謀劃策;更要在應急宣傳上增強政策解讀、知識普及、答疑解惑等功能,實現公眾關注的熱點、堵點、難點與專家學者的焦點、觀點、亮點無縫鏈接。
健全內部治理體系,增強運行韌性活力。為推進我國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提供強勁的智力支撐,應急管理智庫治理體系必然要走規范化、精細化、科學化之路。一是加強政策體系建設。應急管理智庫要構建決策咨詢服務供給體系,研制應急管理咨詢服務需求供給清單,營造供需良性互動的咨詢服務招投標環境。探索形成“一個方向+多個層次+N個視角”科研項目扶持辦法,統籌推進應急管理基礎理論研究、應用對策研究、產業規劃研究、宣傳教育研究等,促進各方向研究催化轉化、同頻共振。制定交流合作支持措施,加強研究主體之間合作研究、學術互訪、人員交流等,促進各領域各層級各主體思想交流和研究探討,培育出思想活力迸發、博采眾長的研究氛圍。二是加強運營體系建設。應急管理智庫要緊跟當前應急管理形勢及黨委政府、市場、人民群眾等用戶需求,及時發布現階段應急管理領域研究方向和主題,引導研究人員在互動互融的基礎上開展理論探索、政策優化、實踐創新、宣傳教育等研究。建立項目跟蹤調度機制,加強研究實時跟蹤力度,對項目推進中遇到的困難問題開展“點對點”精準指導。建立項目動態調整機制,科學把握應急管理研究時度效,提高成果認可度、知名度、美譽度,打造應急管理科研成果“金字招牌”。建立完善“研、用、產、引”相互促進相互補充運行模式,探索建立財政專項、政府采購、產業支持、社會捐贈等多元資金來源結構,推行高效、公開、透明的智庫經費運行機制。三是加強人才體系建設。應急管理智庫要立足應急管理研究領域發展趨勢,以全局視野、戰略思維的高度開展應急人才隊伍建設規劃,積極吸納應急管理領域內經驗豐富的公職人員、學識淵博的專家學者、資源富足的企業家、影響力強的公眾人物等組成智庫發展指導委員會,以前瞻性、全局性、戰略性眼光謀劃智庫發展布局。以技藝傳承、互學互助的原則打造穩定合理的老中青人才梯隊,以“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導向創新人才引進退出機制。建立專業性、動態化應急人才評價標準,積極打造“多向旋轉”人才流動機制,推動應急人才在官方、半官方、非官方機構之間有序有效跨界交流,為思想、智慧、文化深度融合創造有利條件。
加強數字技術賦能,推進智庫管理現代化。實現應急管理研究與數字技術有機融合,有利于提高應急管理智庫的資源整合力、科研創造力、成果影響力。應急管理智庫應積極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新興技術手段在智庫建設中的應用,加強應急管理數據的廣泛聚合和深度挖掘,促進研究主體動態協同協作,加快成果轉化應用與傳播,提升自身質量和研究能力。一是提高應急資源數字化水平。應急管理智庫要構建統一、便捷、高效的知識服務平臺,將散沙化的應急管理政策法規、政務數據、社會調查、實證案例、產業產品、研究成果等資源有機整合形成資源庫,加強應急數據系統化關聯和碎片化深度分析,實現一站式數據查詢分析服務,為智庫“巧婦”解決“缺米”之憂。開發建設大數據應用服務平臺,對應急管理研究的自媒體、全媒體數據資源進行全網收集抓取,多角度、多維度對應急管理現狀、應急案例全過程、國內外應急理論等內容深度挖掘,降低應急管理研究信息不對稱風險。二是提高協同研究智能化水平。應急管理智庫要構建協同創作系統,打通研究專家數據流、信息流、知識流互聯互通渠道,推動各個系統專家協同合作,在多維交融碰撞中迸發火花。建立專家評價系統,對應急管理專家的核心能力、研究專長、成果質量等方面進行智能跟蹤評價,促使各系統專家間強強合作、互相借重的“智慧聯盟”加速形成。聚焦公共安全形勢分析與預測、突發事件情境仿真模擬、應急管理方案模擬分析等視角,建立虛擬仿真實驗室,助推理論研究與實踐應用精準銜接。三是提高成果傳播網絡化水平。應急管理智庫要搭建應急成果全媒體傳播矩陣,建立成果報送傳播“直通車”,實現成果快速報送和傳播。打造立體式應急知識發布傳播鏈,運用短視頻、MG動畫、互動H5等傳播方式,在報、網、微、端上推送應急資訊。建立智庫成果雙向互動式交流模式,便利作者與讀者討論溝通,加強成果回應與反饋,拉近專家與用戶、公眾距離。
(作者單位:湖南省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