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中心  /  專家視角
?

錢洪偉 莊威敬:應急科技亟須“負責任創新”規劃設計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時間:2020-12-01 00:00

【 字體:【 打印本頁 】

當前,科技創新在注重經濟收益的基礎上,開始重視對人、社會與環境的影響,“負責任創新”的理念對指導科技創新工作的重要性逐漸得到關注和重視。在應急管理工作需要科技力量支持的迫切需求下,如何在應急科技領域做好“負責任創新”規劃設計,成為應急科技創新工作需要重點關注的現實命題。

  應急科技領域的“負責任創新”

  近年來,在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一些突發事件引起人們的關注,我國政府對突發事件的應對也十分重視。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將“平安中國”寫入《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平安中國的建設進程也對應急產業體系及市場形成提出了需求和挑戰,而應急產業體系及市場形成演變一直在逐步摸索發展。比如,2013年工信部估算消防、安防、防災減災、應急通信等在應急領域所用設備及服務的產值已達到近萬億元的規模。2017年印發的《國家突發事件應急體系建設“十三五”規劃》文件指出,我國要大力推進應急產業體系的健康發展,制定應急產業發展培育計劃。在2019年舉辦的第三屆世界智能大會智慧應急發展論壇上,全國應急產業聯盟發布了應急裝備共享服務平臺等。應急產業在國家重視的基礎上高速發展,同時,在科技創新中如何做到“負責任創新”引起人們關注。

  “負責任創新”最早由德國學者海斯托姆(Tomas Hellstrom)提出。這一概念已逐漸被學界重視起來,并被列入2020年歐盟的發展規劃之中?!柏撠熑蝿撔隆笔且环N在各行各業的創新中關于創新本身的新型治理模式。在英國學者歐文(Richard Owen)看來,“負責任創新”是指通過目前對科學和創新的集體管理來關注未來,其提出的“四維度”模型理論框架,即“預測—反思—協商—反饋”模型,在“負責任創新”的研究中頗具代表性?!柏撠熑蝿撔隆崩砟畎芽萍紕撔屡c企業社會責任提到同等重要的地位。與傳統創新相比,其更加注重企業責任與其科技創新活動的有機結合。這對經濟、社會及科學技術的協調發展,具有重要理論意義和實際價值。

  應急科技包括應急監測預警、應急信息平臺、應急模擬仿真等傳統與新興技術,是現代科學技術與應急管理活動有機結合的產物。隨著突發事件頻發,應急科技在突發事件風險防控及應對中扮演的角色愈發重要。目前,我國已形成一套具有中國特色的應急管理體系,但應急科技創新在支撐應急管理體系建設中,也暴露出像救援機器人安全風險、應急信息平臺建設不全面、信息共享不及時等系列問題。對此,我們需要綜合考慮,在通過應急科技創新獲取經濟收益的同時,加強對人、社會與環境的關注。在加強應急科技創新工作的同時,還要考慮其實用能力,要注意可能會給人、社會及環境帶來的負面影響,并在創新之初針對這些不確定風險隱患做出預設性防控規劃措施,盡量防范、規避及減緩這些問題的出現。這一做法便是應急科技領域的“負責任創新”規劃設計。

  應急科技“負責任創新”具有重要性與必要性

  應急救援中的水下和水上救援機器人、履帶救援機器人等各類救援機器人,在有些地區已被投入使用。但是,如果在救援過程中,機器人系統被侵入或內置芯片受損,那么處在突發事件中的人員可能將無法被救出,還可能會造成救援人員的傷亡。公眾對于這一科學技術會產生極其強烈的抗拒情緒,這一應急科技在發展過程中也會舉步維艱。除此之外,為便于更好地開展應急響應、綜合協調及指揮調度等工作,我國各地應急部門正在陸續建立各自應急信息平臺,但是在應急信息平臺建設之初,各部門有時會各自為戰,所建立的平臺差異性較大,信息共享困難,這種情況對于跨區域救援無疑是一大難題。信息無法及時獲取,將直接影響應急指揮救援工作。再比如,人臉識別因其方便、快捷的特點被廣泛應用于教育、金融、醫療、交通等行業,當然,應急科技創新領域也在采用人臉識別相關技術,但是人臉數據的保護辦法尚不完善,一旦相關信息泄露,后果難以預測。

  在這些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出應急科技領域“負責任創新”的重要性與必要性。應急科技領域的“負責任創新”模式,將在應急管理工作中關注科技創新高效快捷的同時,開始重視其造成的社會影響。應急科技領域的“負責任創新”對應急工作的作用是巨大的。2019年3月15日,在山西鄉寧發生的一起山體滑坡事故中,救援人員對現場進行科學評估,確定救援方案,利用搜救犬與偵測儀器、人工搜救與工程機械相結合的方法,使遇險人員最終被全部救出。2019年7月21日,在江西宜春發生的“驢友”救援中,救援人員利用手機信號定位、無人機空中偵察等技術手段,確定待救援人員的詳細位置,最后通過架設人工繩橋、采用重型工程機械的方法對“驢友”進行救援,最終營救出遇險人員。

  不過,科技創新也是一把“雙刃劍”。比如,“老年人因沒有電子健康碼被拒絕乘車”的事件,說明一些老年人在科技快速發展的同時并未享受到“科技福利”,反而會受到一些科技限制。在每一種技術或工具被發明并應用的過程中,其宗旨一定是以人為本、為人類服務。因此,在對這些應急科技開發前,需要對其未來應用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安全風險進行分析評估,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做好防范和應對,做好應急科技領域的“負責任創新”。

  應急科技“負責任創新”的實現路徑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如何做到應急科技領域的“負責任創新”,是應急管理工作人員及相關群體面臨的一大難題。在應急綜合協調、應急資源整合利用基礎上,堅持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下,我們可以根據歐文所提出的“四維度”模型對我國應急科技領域的“負責任創新”進行理論框架規劃設計。

  1.“預測”維度。這一維度要求在進行應急科技的研發前,對其存在的潛在風險與威脅進行預測,使得風險在可以被認知、管理和控制的范圍內,以便后續采取措施對風險進行消解。比如,機器人、人工智能在開發之初可以針對其系統被侵入設立相關法律法規予以應對,針對芯片受損問題可以在開發之初對芯片進行嚴格檢測,確保其安全性與可靠性,同時可以加強對機器人的維修、修復。這一維度下可以預測到絕大多數潛在風險并對其進行處理。

  2.“反思”維度。這一維度要求應急科技的開發與研制過程必須符合各種相關程序與法律法規,確保這項技術的合法性與可行性。這一維度涵蓋科技研發從始至終各個環節。比如,在應急信息平臺的開發與研制中,需要考慮是否存在人員信息的泄露、相關應急核心技術的泄露,如果存在這種情況,我們該如何對信息平臺進行建設健全,做好安全保障,來解決這一風險。在應急無人機的研發與設計中,需要考慮無人機對大霧等惡劣環境是否能夠適應,以便在開展無人機搜尋救援時發揮其應有作用,以及是否可以通過地標引導無人機對災區進行覆蓋掃描等。這一維度更加注重倫理道德問題與其合法性。

  3.“協商”維度。這一維度要求在應急科技創新的同時考慮到各方利益問題以及環境和社會影響,應由各方商討,協商出一種利益最大化的方案。比如,在應急信息平臺的建設中,各地區各自研發,結果是地區之間可能會因為程序標準化等差異造成信息無法互通。若要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在應急信息平臺建設之初集合有關部門、企業以及個人進行會議商討,綜合各方需求、供給及相關問題、建議,對應急信息平臺進一步修改完善。各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在這一維度中可以得到有效解決,最終會得到令各方都滿意的應急信息平臺。這一維度的目的是調節應急科技創新利益攸關方,達成共識。

  4.“反饋”維度。這一維度同樣可以理解為回顧,通過特定的回顧機制對應急科技從研發到應用進行評估。這一環節要求技術開發者、創新者不再局限于這項技術中,而是要把視野發散到整個社會環境中,考慮技術對于社會和道德倫理的影響。在技術的應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故障都應在這一階段得到有效解決。救援機器在救援過程中出現停止工作、遙控失效等問題時,要及時對設備進行檢查和改善,在日后盡量避免發生這些情況,減少不必要的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從這一維度可以更深層次去發現在“反思”維度發現不了的并且難以解決的問題。

  在平安中國建設進程中,對應急科技創新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和要求。從系統觀念角度看,為平安中國提供有力有效的科技支撐,并推動應急產業體系快速發展、應急產業市場盡快成熟,應急科技領域的“負責任創新”必不可少。

 ?。ㄗ髡邌挝唬汉幽侠砉ご髮W應急管理學院)